褪墨・时间管理

把事情做到更好!

本文来自 inertial 原创投稿。

我第一次听说《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的时候误以为它和世面上的那些成功学书籍没什么区别,后来在不少书中看到了这个名字,也看见了很多人的推荐,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上个月正好有不少空闲,就抽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

本来打算读英文原版,但是原版的生词量对于我这种半吊子水平来说有点过高,所以最后还是看的中文,但不是出版的正式版本,而是杨思源先生二次润色和校对后的版本,在此感谢他的润色和校对。不过还是推荐有能力和水平的读者去阅读英文原版,因为此处提到的版本仍有些漏译的情况。

这本书提到的一些原则和方法非常有指导意义,有些方法有可能不符合中国的工作和社会习惯,但是总体上仍然十分值得一读。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自己对于时间管理的看法,GTD只是工作管理方法中的一环,只能解决任务管理和安排中的许多问题,但是在这之外,例如自律能力、习惯培养和自我激励等问题是需要也值得单独学习的。关于这些自我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如果有兴趣可以再找一些书来阅读。另外,我的个人感觉是,在这方面受的挫折越大,自我反思得越多,学习这些东西的收获也就越大,因此若未与书中内容产生共鸣,是很容易将之看作成功学的。

本书的核心思想

我觉得大多数核心思想已经在书的第一章写明了,即

  • 心如止水
  • 放空大脑

其中心如止水是本书的理论起点和最终目标,而放空大脑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本书的所有方法都是为了放空大脑而设计的。这里的放空大脑是指在工作时,除了目前的工作,不要在大脑中存放任何其它的想法,如果有想法就将其记录到外界的物理记录系统上,由此来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压力。

此外,本书将对任务的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即横向管理纵向管理。其中横向管理针对不同任务的收集和切换,而纵向管理针对同一个工作(work)的不同层次。

其实这部分还提到了一个原则,即行动之前先想好预期结果,这个原则之后还会提到。其实这个原则也是我现在做得不那么好的部分,这会导致时间分配不平均,或者导致完美主义心理妨碍任务推进,从而产生逃避心理。

本系列来自 水中颉 原创投稿。

本文续上篇《我的时间管理道与术(一):接受现实和感知时间》和《我的时间管理道与术(二):目标与计划》。

建立至上而下的检视机制

六个关注层面和检视周期

宗旨和使命、关键路径是云端;关键点和平衡点是方向指导层;项目是最接地气的现实目标层;下一步行动是非常具体的待执行事务层。各层之间环环相扣、一脉相承,至上而下应该越来越具备SMART性。

高度关注层说明检视周期
50000 FT宗旨使命终极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年(春节)
40000 FT关键路径3-5年远景,及更远发展道路上的关键场景和步骤的畅想、憧憬1年(春节)
30000 FT关键点1-2年(年度)关键成果、大事(一般1-3个,其中有且仅有1个核心关键点)3-5个月(春节、五一、十一)
20000 FT平衡点关键点在角色和责任范围里的,面向各领域(工作、学习、生活)的平衡补充3-5个月(春节、五一、十一)
10000 FT项目当前(一般1-2个月)待突破(一般为多步骤、多阶段)的中短期目标、重点任务的集合(一般少于7件)1-2个月(月初月末)
地面0 FT下一步行动本周待办/日程表/委派等可执行的(一般为单步骤单阶段)具体任务、行动及事务周/天/适时

本系列来自 水中颉 原创投稿。

本文续上篇《我的时间管理道与术(一):接受现实和感知时间》。

目标与计划

所谓达成目标,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自然的形成计划。换而言之,计划就是设定目标,思考实施步骤,进而分配可以执行的具体任务,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目标的管理技能。

根据目的、目标不同制定不同的计划,例如

  1. 对目标来说,通常制定“年度、季度、月、周的工作和学习计划”。
  2. 对某项任务来说,通常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3. 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来说,通常制定过程管理中的“改进计划”。

目标、步骤、任务、行动……千头万绪的预期结果混在一起让人焦头烂额,无从下手。通过站在不同的视角,对目标进行六个层次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清晰地思路,从而更为合理、有效的计划。